存貨跌價準備的“轉回”和“結轉”,別再傻傻分不清 |
來源: 發布日期:2023-02-01 人氣:245 |
有朋友問,在客戶單位,看到財務人員將存貨跌價準備沖減了“主營業務成本”,覺得很奇怪。如果是存貨跌價準備的沖銷,不應該是沖減“資產減值損失”嗎? 我想這位朋友是混淆了“存貨跌價準備”轉回和轉銷的概念。存貨跌價準備的轉回是指存貨價值回升時,轉回以前多提的跌價準備,借記“存貨跌價準備”科目,貸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存貨跌價準備的結轉(轉銷)是指存貨銷售后,其實物已不存在,應轉銷相應的存貨跌價準備,借記“存貨跌價準備”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 等科目。 案例1:存貨跌價準備轉回 2022年12月31日,原材料的賬面成本為1000萬元,市場價格為850萬元;假設用1000萬元原材料生產成商品的成本為1300萬元(即至完工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為300萬元),商品的估計售價為1270萬元,估計商品銷售費用及相關稅費為70萬元,年末計提跌價準備前,原材料的跌價準備余額為120萬元。則年末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如下: 商品可變現凈值=商品的估計售價-估計的商品銷售費用及相關稅費=1270-70=1200(萬元) 因商品的可變現凈值1200萬元低于商品的成本1300萬元,原材料應當按照原材料的可變現凈值計量:原材料可變現凈值=商品的估計售價-將原材料加工成商品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商品銷售費用及相關稅費=1270-300-70=900(萬元) 原材料的成本為1000萬元,可變現凈值為900萬元,應保留存貨跌價準備100萬元;年末計提跌價準備前,材料的跌價準備余額為120萬元,故應沖回20萬元。賬務處理是: 借:存貨跌價準備 20 貸:資產減值損失 20 案例2:存貨跌價準備的轉回和結轉(轉銷) 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增值稅稅率為13%,2022年12月1日庫存商品賬面余額1000萬元,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00萬元;本期對外銷售庫存商品600萬元,取得銷售收入800萬元(不含稅),款項尚未收到。公司的賬務處理是: 借:應收賬款 904 貸:主營業務收入 8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04 (800×13%) 借:主營業務成本 600 貸:庫存商品 600 借:存貨跌價準備 120(200×60%) 貸:主營業務成本 120 或者合成一筆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 480 存貨跌價準備 120 貸:庫存商品 600 安徽金惟信華會計師事務所為各類企業提供財務審計、高企專審、資產評估、稅務鑒證等專業資格的財稅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