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招待費,你都弄明白了嗎 |
來源: 發布日期:2022-03-15 人氣:3570 |
導讀:業務招待費核算范圍包括:①宴請或工作餐的開支;②贈送紀念品的開支;③旅游景點參觀費和交通費及其他費用的開支;④發生的業務關系人員的差旅費開支。并非所有的餐費發票都需要計入業務招待費。如出差時,本人的日常餐費可計入差旅費;公司組織會議時,與會人員的餐費可計入會議費。 業務招待費司空見慣,會計人卻未必全然知曉。說到業務招待費,很多人的感覺就是吃吃喝喝的費用。這種理解等于把業務招待費與餐飲費劃上了等號,其實是不對的,一方面業務招待費的核算范圍大于餐飲費,另一方面餐飲費并非都要在業務招待費里核算。下面就給大家說一說業務招待費。 一、業務招待費的賬務處理 估計90%的會計人員沒有把業務招待費的賬做對。以往會計制度規定,業務招待費計入“管理費用”,不得在銷售費用、研發費用、生產成本、制造費用、在建工程、項目成本等科目歸集,已歸集的要調整至“管理費用”科目。但這只是一般性規定,并非強制性要求。 現在很多企業的會計人員做賬時會根據部門屬性歸集費用,如行政管理部門發生的業務招待費計入“管理費用”,銷售部門發生的業務招待費計入“銷售費用”。不管如何核算,企業做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需要把全部的業務招待費匯總起來,作相應的納稅調整處理。 二、業務招待費核算范圍大于餐飲費 業務招待費的核算內容主要包括四塊:第一,宴請、娛樂或工作餐的開支;第二,贈送客人紀念品、禮品開支;第三,員工和外部人員到旅游景點參觀,門票費、交通費,還有各類雜費開支;第四,外部業務關系人員到公司出差、調研、做項目,發生的差旅費、住宿費、交通費等。 有一點要提醒大家注意,只有本公司的員工出差發生的費用才能在差旅費里核算,外單位人員來公司出差,相關費用不能作差旅費處理。譬如,公司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做審計,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來公司工作發生的差旅費就應在業務招待費核算。 三、并非所有的餐飲費都要記作業務招待費 哪些餐飲費可以不在業務招待費里核算呢?聊舉幾例,①員工出差期間,吃飯發生的餐費可以記入差旅費;②公司組織會議,如年度經營會、股東會、董事會,與會期間的餐費可記到會議費里面;③員工外出參加培訓,參加培訓期間發生的餐費,可以記作職工教育經費;④公司統一為員工提供工作餐的,工作餐的費用可記作職工福利費。 還有哪些餐費可以不記入業務招待費,大家可以繼續總結。因為業務招待費不能全額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總結得越多等于越能給公司省下企業所得稅。 需要說明的是,會計做賬時不能將業務招待費隱藏在其他科目中,如將業務招待費記入差旅費、會議費、培訓費。稅務對此有較嚴格的要求,差旅費、會議費、培訓費中有餐費支出的,應能提供相應的證明依據。 給大家科普一個差旅費報銷的小細節。員工出差時本人發生的餐飲費記入差旅費即可,出差期間發生商務宴請則需記作業務招待費。 四、所得稅前的扣除標準 業務招待費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的標準要狠打折扣,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發生額的60%扣除,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業務招待費在所得稅稅前的扣除標準要看兩個數據的比較。 (1)業務招待費總額的60%。如公司全年發生的業務招待費為100萬,能在所得稅前扣除的金額最多就是60萬。 (2)公司營業收入的5‰。如公司全年的營業收入為1億元,能在所得稅前扣除的業務招待費最多只能為50萬。 上述兩個數據孰低,業務招待費就以之為標準進行扣除。上例公司發生的業務招待費在企業所得稅前只能扣除50萬元。 之所以這么規定,體現了稅務抑制吃喝的意圖。這一規定符合中國的傳統美德,有打壓奢靡之風的導向。 五、如何控制業務招待費 控制業務招待費,一是為了避免浪費,另外也是為了避免以權謀私。業務招待費因為帶有享受的性質,控制它并不容易,我給大家推薦兩個辦法。 (1)事前審批制。業務招待貫徹先請示后招待的原則,得到領導批準后方可發生。 (2)定額制。制定標準、制定限額,根據客人身份確定接待標準,約束高規格接待。譬如說,宴請客戶時要說清楚,宴請誰,誰陪同。陪同的人不能太多,不能請一人吃飯,十人蹭飯。 有的企業甚至要求發生業務招待時拍照為證,報銷時把照片提交給財務部,報銷單上要列明參加宴請的每個人的姓名。這樣的做法雖稍顯極端,但目的很明確,業務招待費要力爭做到能不發生就不發生。如果能把定額制與事先審批制結合起來使用,效果會更好,能很大程度遏制餐桌上的浪費與腐敗。 安徽金惟信華會計師事務所為各類企業提供財務審計、高企專審、資產評估、稅務鑒證等專業資格的財稅服務。 |